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於十二月十日晚間過世,享年八十六歲。江丙坤近年來為人所知的經歷在兩岸關係。擔任海基會董事長期間,兩岸簽下了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》(ECFA)。江丙坤在兩岸關係上的成果有正反評價,有人稱許他建立制度性協商機制,但ECFA以及連戰、江丙坤等「兩岸代理人」的爭議,也引爆三一八學運。除兩岸事務,江丙坤公職生涯前半生最重要經歷在經貿領域。他與前副總統蕭萬長是台灣一九七○、八○年代經貿外交代表性人物,也是長期老搭檔。七○年代初,剛取得博士學位的江丙坤任職日本亞東關係協會經濟組,而蕭萬長已從馬來西亞領事一職調回台灣,轉到經濟部國貿局。蕭萬長在局長汪彝定指示下,負責經濟部駐外人員、單位的制度規畫。當時汪指示調派江丙坤到英語系國家磨練。於是蕭萬長寫了簽呈,建議調派江赴南非擔任商務專員。江丙坤在南非工作七年,八二年蕭萬長接任國貿局長,調江回來接副局長。蕭萬長回憶說,兩人一起為國貿局、經貿制度做了前瞻性規畫,奠定台灣「經貿大國的格局」。從此兩人在經貿體系一路並肩作戰,蕭接任經建會副主委時,由江接手國貿局,蕭任經濟部長後,則找江擔任政次,蕭離開經濟部也由江接手。前副總統蕭萬長和江丙坤在經貿一路並肩作戰,兩岸事務也路相近。圖為2018年「蕭習會」(CCTV)蕭、江兩人任職經貿體系的七○到八○年代,正是台灣經貿最昌盛的時代。當時台灣外交孤立,只能用經貿連結其他國家,這種「務實外交」比當時正式外交體系管用。「經貿外交」的成功經驗,也讓蕭、江兩人日後負責兩岸事務都強調「少政治,多經濟」。這種模式過去還頗行得通,但近十年隨著經貿關係深化,必須面對制度性議題,政治也浮上檯面。上次兩岸政治矛盾造成國民黨政權下台;如今國民黨地方選舉大勝,在兩岸政策上「地方包圍中央」,兩岸政治議題如何發展眾所矚目。有如今日中國面對美國壓力的處境,蕭、江兩人也經歷台美經貿談判最艱困時期。當年台灣藉擴大對美採購來減少逆差;如今傳出中國要埋單一.二兆美元的美國商品。當時台灣與現在的中國都是威權政府,但兩個經濟體有個大不同:中國「國進民退」,而台灣當年是政府與一大群中小企業合作打貿易戰。這兩種經濟體質差異也影響兩個經濟體系的調整因應能力。(推薦閱讀:江丙坤病情急轉直下 家屬悲慟同意拔管)*作者為新新聞總編輯,本文原刊新新聞第1658期,授權轉載。相關報導● 拚命三郎江丙坤 推動兩岸歷史性發展● 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86歲病逝 國民黨:一生為中華民國奉獻付出、勞心勞力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 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eming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